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确认过眼神(确认过眼神……等等,你确认出啥了?)

确认过眼神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越过嘈杂熙攘的房间,你和他人遥遥相视,惊鸿一瞥。这简直如同电影情节一般:你和另一个灵魂瞬间共鸣,意识到彼此在看着对方,而这时候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了。

眼神交汇那刹那 | 日剧《爱情重跑》

当然,眼神交流并不总是这么令人心潮澎湃,毕竟它是日常对话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但它几乎总是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他人性格的揣测,可能取决于对方接触或回避眼神的次数;擦肩而过的行人躲开了我们的视线,也会让我们感受到“拒人千里”。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从日常经验中总结到的。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已经研究眼神接触几十年了,很多有趣的研究揭示了眼神接触的力量——比如说,我们的眼神究竟透露了什么,目光交汇时我们又是如何改变对他人看法的呢?

四目相对时,你发现了自己
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在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和对方的思维打交道时,大脑会迅速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也因此,我们会更能意识到另一个主体的存在,意识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反过来,这也会让我们更加拥有自我意识。

这和看镜子有点类似,你的自我意识“醒了” | 《黑镜》

如果你曾经在动物园和猴子深深凝视过,或许会特别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效应:你几乎不能克服那种深刻的感觉——它们是有意识的个体,他们可能在判断和审视着你。

其实,仅仅看到一幅能和你进行眼神接触的肖像画,也会激活和社会认知有关的一系列大脑活动。这些脑区让我们可以思考自身和他人。
当老师提问时,你的小眼神不敢看的吧…… | esmemes
眼神相碰那瞬,你想不了别的

意识到我们是另一个思维中的客体,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分心。

在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志愿者需要一边看有关面孔的视频,一边完成单词挑战赛,例如用动词来匹配各种名词。

举个例子:
如果他们听到名词“牛奶”,合适的反应应该是“喝”。

如果视频中的面孔似乎在进行眼神接触,志愿者做挑战时就变得更加吃力(但只针对那些较难的名词)。研究人员认为,发生这种效应的原因在于,即使是面对视频中的陌生人,眼神接触也太过强烈,以至于耗尽了我们的认知储备。

凝视,会累 | 《小马宝莉》

类似的研究还发现,和他人相互直视,也会干扰工作记忆(短期掌握并运用信息的能力)、想象力和精神控制力。

名词解释:
工作记忆,短期掌握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精神控制力,排除无关信息的能力。

每当你为了把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交流或思考的内容上,从而移开视线以避免眼神交流时,你也许尚未意识到,但已经亲身体会了这些效应。有心理学家甚至建议,在孩子回答问题时,可以采取移开视线的策略。

眼神接触除了会把大脑置于社交过载状态,还塑造了我们对视线另一头的人的看法。比如,我们常常认为有更多眼神接触的人更聪明,更有责任心,更加真诚,而且我们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所说的话。

交汇的信任 | 《镇魂》

最佳对视时间:3秒钟!

过多的眼神交汇也会令人感到不自在,一直盯着对方的人会让人不寒而栗。

别看了,球球了 | 《第六感》

最近在一家科学博物馆进行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试图找到眼神交流的适宜长度。最后他们总结了一个平均时长:3秒(并且没人喜欢超过9秒的凝视)。

只有3秒的最佳时间,那为什么凝视又如此难以抗拒呢?以下效应或许可以解释一下:

l  “我们很像诶”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互相凝视会导致自我和他人认知之间产生一部分融合: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进行过眼神接触的陌生人在性格和外貌上与我们更相似。也许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当其他人都忙于交谈的时候,这个效应能助力你和回望者共享特殊一刻。

l  瞳孔跳起“双人舞”
眼神接触的化学反应并不止于此。如果你和对方走得近一点,就会发现眼神接触会以另一种方式将你们联系在一起。这个过程被称为“瞳孔模仿”或“瞳孔感染”:你们瞳孔的扩张和收缩同步了。这被解读为潜意识里的一种社交模仿形式,就好比眼睛的双人舞。

不过,最近有研究人员怀疑这个说法,他们称这种现象不过是对他人眼睛亮度变化的反应(离得近,当对方的瞳孔扩大时,环境的暗度会增加,从而导致你的瞳孔也要扩张)。

这并不是说瞳孔扩张没有心理学上的意义。事实上,至少在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研究就已经表明,如果我们受到生理上的唤醒或刺激时,无论是出于智力、情感、美学还是性趣,我们的瞳孔都会扩张。这引发了人是否会认为瞳孔散大(有时被视为产生性兴趣的迹象)的面孔更具吸引力的争论。

至少一些新旧研究都表明的确如此,而且我们也已经知道,大脑会自动处理其他人瞳孔扩张的信息。

不管怎样,在这项研究的几个世纪之前,民间智慧就认为放大的瞳孔是有魅力的。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里,女性甚至用一种植物提取物刻意放大瞳孔,从而让自己更具吸引力。因此这种植物有个意大利语名字“belladonna”,意即“美丽的女人”。

l  对视的眼,也在透露情绪
但当你深深望向对方的眼底时,可别以为只有瞳孔在向你发送讯号。近期的其他研究表明,我们可以从眼部肌肉中读出复杂的情绪——无论对方缩小还是睁大了眼睛。举个例子,当厌恶等情绪让我们眯起眼睛的时候,这种如同面部表情的“眼神表情”,就表示出我们对他人的厌恶。

图 | clipart-library

另一个重要的眼部特征是角膜缘环:围绕着虹膜的那一圈黑色。近期证据表明,这些角膜缘环在年轻、更健康的人群中更常见,并且别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观察得到的。例如寻觅一时放纵的异性恋女性会认为,具有更明显角膜缘环的男性更加健康,也有更强的性欲。

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眼睛是心灵之窗”的古老谚语远不仅是真理。

其实,深深凝视他人的眼睛有着极其强大的力量。当你望向他人的眼睛时,不妨这样想想:它可能是你最接近“触动大脑”的一刻,如果你想诗意一点,也可以说是触动灵魂。

鉴于如此强烈的亲密感,如果你将灯光调暗,并和对方彼此凝视十分钟,也许会发现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经历也可能前所未有的奇特。

作者:  Christian Jarrett
编译:赖天慧
校对:EON 
编辑:Iris
编译来源: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90108-why-meeting-anothers-gaze-is-so-powerful?ocid=global_future_rss

一个AI
和AI四目相对,你会发现……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ID:Guokr42
果壳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吓得我二维码都屈光不正了!
快点“好看”,不然兔几要哭唧唧啦!

确认过眼神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