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柏杨回忆录(柏杨:开封岁月的青涩爱恋)

柏杨回忆录

                        继母棍棒下的凄苦童年
柏杨,原名郭定生,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其父郭学忠,民国成立初年,读过警察学校,后来当过一任通许县县长,后来经商。柏杨出生的时候其父正在通许县当县长,虽然算不上名门却也算是小康之家了。柏杨一岁时,生母因病去世,继母祁氏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养尊处优,性情暴烈、思想狭隘,待柏杨十分刻薄,幼年的柏杨惨遭继母虐待,常被拴在床腿上挨打。柏杨的父亲因在外打拼,每次短暂回来就是柏杨的“春天”,继母就会变得好起来。他倍受父亲的钟爱,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鼓励,希望他多读书,有学识,将来能成为有用之材。柏杨在开封所受的启蒙教育,就是他父亲特意为他选择的一所私塾。当年,在开封的小巷,一个郭家学童常常踏着阑珊的灯影,斜挎小书包,往返于私塾和家中。正是在开封接受的私塾教育,柏杨从小就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进一步了解了古汉语的基础,并初步接触到儒家文化。柏杨10岁的时候,父亲没让他继续读私塾,为了拓展柏杨的知识,而是把他送到了当时河南省立开封第四小学读二年级。柏杨进入这所小学,可算是步入了一个新天地,不但可以避开继母,而且还可以接触新知识。当时小学所开设的国语、常识、算术等课程,柏杨感到非常新鲜,也学得颇有兴趣。柏杨在省立开封第四小学只读到三年级,13岁时他转入省立开封第六小学四年级,但四年级没读完,因遭受继母手持菜刀追打,在许昌经商的父亲闻讯赶回后就把柏杨送回老家辉县读书。这样,柏杨暂时离开生活10多年的开封。

 
                       少年时代的青涩爱恋
在辉县百泉初中,柏杨因二年级末期顶撞校长梁锡山被开除学籍。再回开封,他的家境因继母吸食鸦片已经大不如前,“我回到的已不是四年前离开时的东铜板街(笔者注:疑似东板棚街)三进院子的巨宅,而是位于八府仓后街的一个大杂院。大杂院的三面都属于同一家花生行,我们家只占着东厢的三间。”一家人拥挤地住在了陋室,父亲靠着新组成的花生业同业公会过日子。柏杨走投无路,手中没有初中毕业文凭,又没有初中二年级肄业的证明,他无法报考高一级的中学。他不想荒废学业,于是就到龙亭附近一条街上的“开明英数实补班”补习。父亲给了他三块银元,在那一家补习班,他努力学习。那时他的梦想就是考入省立开封高级中学,但是入学资格审查非常严格,必须初中毕业,同等学历者不招收。好在在开封高中当训导员的王伦青是柏杨父亲的朋友,经过“拆洗”,准许报名。
那一年,柏杨十七岁,复习考试后等来了发榜。柏杨一排一排翻来覆去地找一个多小时,没看到自己的名字,他暗自思忖这辈子完了,巨额补习费不但落空,以后也不知路在何处?他想哭泣,可是仍咬着牙,没有出声。拨开人群正要走的时候,他听到两个同学在远处谈话,一个说:“咦!郭立邦那小子怎么会考取?真是出了鬼!”柏杨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幸好那同学指出他名字的位置。“我原来是叫郭定生的,这次报名不敢用郭定生,因为已被开除了,百泉初中准把开除的事报到教育厅,所以父亲把我改为郭立邦。对我来说,这个名字非常陌生,我本能地在榜上找郭定生,怪不得怎么找都找不到。”(《柏杨回忆录:看过地狱回来的人》)。
在高中,是柏杨最为自豪的学生时光,情窦初开的少年,因为希望得到对面学校女子师范女生的关注而喜欢上了打网球,练习打网球时能把网球打到墙外,他必须从门口飞奔出去,到马路上拣球,常惹得女子师范那些路过墙下的女学生,叽叽喳喳地捂着嘴笑。有一天,他在拣球抬起头来的时候,无意看到一个书包上的名字:何玉倩。柏杨就有些青春萌动,经过几天的痛苦抉择,密密麻麻写了五张信纸,给那位女子诉说衷肠。小心翼翼地贴上邮票,递交国书般投入邮筒。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后来终于得到了回信,激动万分,打开一看,只有一张信纸,三言两语:“你年纪轻轻,不用功读书,却给女生写信,我们已把它公布到我们学校布告栏里。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此事令柏杨羞愧难当。
                     市井熏陶下的快乐时光
     柏杨年少时代闲暇时经常到相国寺逛,当时的相国寺是一个民众娱乐中心,除了鳞次栉比的商贾店铺、摊位外,也经常有各种曲艺、杂技等民间艺人的扎摊儿表演。为了避开继母的欺凌,他常去这些地方消磨时光,流连忘返。中原腹地的古老文化、民间文艺对柏杨的影响很深。这些东西,常常成为他后来杂文创作的题材。少年柏杨十分喜欢听那里演唱的“河南坠子”。“河南坠子”中有《小黑驴》一曲,叙述了一新郎送他的新媳妇骑一头小黑驴回娘家时的情景。里面部分内容是描写这位新妇的头发:前梳昭君抱琵琶,后梳齐王乱点军儿,左梳左挽的盘龙髻,右梳右挽的水墨鱼儿,正中间梳了一座小庙,庙前边梳了八棵小柏树儿,庙后边又梳九棵小桃树儿。庙左边梳了八个小和尚,庙右边又梳九个小道人儿。
柏杨后来在他的一篇杂文中说:“女人的头上竟能梳出这么多玩艺,真是伟大的艺术工程;由此也可以见得,讲究美,在头发上用工夫,中国有之,古已有之;听了这一曲坠子的人,再看看目下以为讲究发型是西洋文明特有表现的那些人的自以为是,就会哑然失笑。”“鼓儿词”对柏杨的影响也是很大,后来他在翻译的《资治通鉴》中谈到汉景帝杀晁错时感叹道:“晁错先生并非大奸巨恶、手握兵权,何用如此闪电手段?鼓儿词有言:‘说忠良,道忠良,忠良自古无下场。’数千年悠久历史,化作三句唱词,令人兴悲。”
     “七·七”事变后,上高二的柏杨投笔从戎。1939年父亲病逝于开封,柏杨至开封奔丧并护送父亲棺柩回辉县。沧桑岁月,隔岸相望。再回开封已是物是人非,据《百年开高?2002年7月30日柏杨先生给母校的复信》记载:“我于离开开封40年之后再回去,在龙亭前租了一匹马,跨上去顾盼自雄,觉得自己固一代豪杰(不准失笑)。然后,到了前营门母校旧址,密密麻麻已住满了人家,怅怅离去……”2008年4月29日,柏杨病逝于台湾。2010年,柏杨“叶落归根、回归故里”。

《一座城的人文秘境》刘海永 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7月25日出版

        开封诗云书社、开封席殊书屋有货。
       《一座城的人文秘境》,可以触摸的乡愁,可以看得见的秘境,可以怀旧的载体,可以收藏的一份情怀。在《一座城的人文秘境》中读懂开封,重新发现开封。该书已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当当网,亚马逊及全国各大新华书店上市。
       凡微信购买者,老开封微信平台特赠送老照片书签。
       添加微信“kfliuhaiyong”咨询。欢迎图书馆、学校、景区团购平装版。

柏杨回忆录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