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道士塔读后感受《道士塔》读后感读完道士塔究竟是谁之过

一、《道士塔》读后感

在中国的西北,在中国西北的甘肃敦煌,有一份祖先给我们的遗赠,一个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宝库——敦煌石窟。这份辉煌的文化精髓,如今却让人痛心疾首——惨白的洞窟,恐怖的怪像,残缺的壁画,面目全非的经卷……这一切又是谁的错?谁才是真正的敦煌的罪人?

王圆箓?不,他只是碰巧当了莫高窟的家,不幸成了被人唾骂的千古罪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足以肩起这笔巨大的文化重债。王圆箓只是这出悲剧中的一个小丑,这小丑的角色总会有人扮演,而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中国的政府。当王圆箓将一车车经卷,一箱箱唐塑与写本送入外国人手中时,中国的官僚们正吃着大宴,正欢歌笑语。他们吃的可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们的欢声笑语将成为后人的悲痛欲绝啊!

这属于中国的文化精髓的经卷,在外国人眼中被视为无价之宝,冒着生活危险也要得到。而在中国,它们只值几块银元,几块马蹄银!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实!王圆箓是个农民,他没有文化,他的确愚昧无知。可清政府的那些官员们呢?你们可是博学多才、状元出身,难道就不清楚敦煌的价格和对于我们民族、民族的意义?

是这些官僚们,这些有识之士们不愿意出一点点的银子来保护它们,把这一切交给了无知的王圆箓保管。一点点运费或保管费抵得过他们生活的万分其中一个吗?外国人都肯将全部的生活献给敦煌艺术,而中国官僚却连这万分其中一个都吝啬!

他们只要少吃一顿大餐,少一次花天酒地,省下来的费用就足够保住我们民族这笔辉煌的财产,就可以保住中国的民族尊严了。

是的,敦煌罪人是清政府的官僚们,是他们出卖了敦煌文化;是他们出卖了建设莫高窟的先辈们;是他们出卖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二、怎样写摘抄式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妙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技巧。

所谓摘抄就是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来,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抄录领袖导师的教导,想法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众、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和格言谚语等。例如: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还可以摘抄下你感兴趣的词段。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摘抄精细语句,语段,词语。 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内容鉴赏,探讨主题,评论人物,评品语言。

三、文化苦旅 读后感200字

为什么选《文化苦旅》呢?这可是一本挺深奥的书。有些文章我看好几篇都不是很明白的。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初见《道士塔》这名字,我诧异:一座平常的塔,有什么可写,不明白余先生为何选这平凡之物。 于是我抱者不解与轻微的嘲讽之意,开始浏览此文。渐渐地,我便心生佩服,佩服余先生的渊博聪明,佩服他浑厚的文学功底。 由于历史的浩劫,使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遗传流到海外,守侯在敦煌石窟的王道士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但中国魁宝乃至如今依然在异国他乡。那些是数千年来中华劳动人民聪明和汗水的结晶啊!我好恨!似乎此刻明白为何余先生为何会恨。 喜欢书中这样一句,是一位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四、胆小的青蛙的读后感怎么写

平实的语言中流淌着生动的韵律, 简朴的表述中传递着深刻的想法。 青蛙和蟾蜍这对好朋友生活中的五个小故事,看似平淡,却分别讲到了勇气、聪明、友情、高兴、快乐的本质。读完这五个故事,一笑之余,得到了启发和收获。两个好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各自美好的物品,一起过着高兴的生活。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多少小故事: 有一天,蟾蜍烤了一大碗饼干,它闻了闻“哇,好香啊!”心里想:我不能独自享用这么美味的食物,应该与好朋友青蛙一起分享才对。于是就拿到青蛙家里一起吃,两个好伙伴你一块我一块高兴地吃起来。 还有一次,蟾蜍的扣子找不到了,青蛙知道了,帮着蟾蜍一起找,它们沿着蟾蜍去过的地方四处寻找,最终终于在蟾蜍自己家里找到了扣子,蟾蜍乐悠悠地把扣子缝到了衣服上。 …… 我特别佩服青蛙,由于他乐于助人,勇气自信。当蟾蜍丢失纽扣的时候,青蛙主动帮他去找;当老黑怪躲在山洞里准备吃小青蛙的时候,青蛙就会勇气地捆住老黑怪,帮被吃掉的小青蛙报仇,帮没被吃掉的小青蛙解围;青蛙还帮助蟾蜍坐上了雪橇,让他勇气起来了。 青蛙很聪明、聪明、机灵;蟾蜍有些偷懒、愚笨。可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呢?由于他们都有一颗大度别人的心,这样他们就能够开心,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人生就是一本书。生活中如果注意思索和观察。我们会找到很多这样的案例。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它为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案例开拓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