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苏州火车站是苏州站吗 苏州火车站是苏州北广场汽车站吗

小时候,每日盼望着在路上能看到长长的火车,因为场面很震撼,而且每次去外婆家都是坐着轰隆隆的火车。

直到后来,火车不再是我的期待的那样,因为它象征了重逢,却又象征别离。

苏州火车站曾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潮起潮落,悲欢离合。

它是苏州清末全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个火车站的建成,把苏州推进了中国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城市之列,这里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兴衰荣辱。

从开埠到战乱,再到解放。解放后,火车站虽然故事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改造,日益增加的流量仍使它不堪重负。

上山下乡、民工潮、春运……历经的百年间,苏州火车站故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5年前后长三角地区各铁路路线分布示意图

苏州火车站第一次公开了

苏州站是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修建火车站。

早在1906年的清朝光绪末年,苏州市政府就已经出资建造火车站。两年以后,它正式投入运用。开始时,火车站仅仅只有205平方米,站台也只有两座。这便是它开始的面貌。当时站台命名为苏州站,车站虽然简陋,却便利了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法。

火车站正式运行以后,在火车的汽笛声中,苏州也从此迈入了近代民族工业城市。

据清末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张謇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农历五月廿五日,“沪宁铁路行发车礼,九时自沪行,十一时半至苏,适大雨,席棚注漏,彩虹淋漓,染衣如桃花片片,入座之客多不成礼,盛杏孙犹腼颜宣颂词也。全球路价之贵无逾江苏者,即江苏人之受累逾于全球,然则是日之举独银企业受贺耳,江苏人应受吊”

张謇文中非常提到“全球路价之贵无逾江苏者”,就暗指苏沪铁路价格过高,江苏人必会受累,可事实上,盛宣怀举借英国贷款修筑沪宁铁路,其质量有口皆碑,后来沪宁线之所以成为“准高速”线路,和当年之优良工程是分不开的。

苏州站是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沪宁铁路第二期工程(南翔至无锡)中修建,1906年通车,到1908年正式投入运用。

当时站址位于城北,和现苏州站相近。车站站屋面积205平方米,站屋系平房,长19.2米(63英尺),阔10.67米(35英尺),设售票窗口6处。两侧为辅助用房,月台两座,造价7.15余万银元;地道一条,耗洋7190银元。“除上海外,实为各处之冠”。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廿五日(公元1906年7月16日)和无锡站同日举行建站通车典礼,同年五月廿七日(1906年7月18日)开办营业。建站时,因车站设在苏州,故名苏州站。

1908年苏州站通车

抗日站争爆发,火车站严重受损

民国期间,因为苏州改名为吴县,苏州站也因此称作吴县站。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日军大肆入侵,吴县自然也没有逃过这一劫。战争爆发的期间,很多难民乘坐着火车逃往其他城市。

民国四年(1915年)建成横跨铁路的站内人行天桥1座。

1935年,日军为了阻断难民的逃生路,给来往的火车发起了炮轰。因此,火车站在日军的轰炸下损毁了大半。整日被战火笼罩着的吴县站,早已不复当初的模样。

火车站内的员工都是日本人,中国人只可以充当杂役,这座火车站也成为了日军进一步大肆侵略的工具,历史长达几年。

民国廿五年五月(1936年5月),因苏州改名吴县,车站随之改称吴县站。

民国廿六年(1937年)”八一三”抗战初期,苏州站站屋、轨道、月台、雨棚屡遭日机轰炸,其损坏程度为45~70%。

民国廿六年(1937年)11月吴县站被日军侵占,同年12月5日,车站改称苏州驿。

这个名字背负了苏州被日军侵占时的苦痛,历史书上的文字无法把这种痛处完全表达出来,恐怕只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才能够有切身体会了。

苏州站的新生

1940年最初,火车站的首次修复工程正式展开。

根据资料显示,此番工程“将中间小客厅加高一层,上置碉堡,将两翼平房改为二层楼房。”到了第二年,修复工程结束,火车站也迎来了它的新生。

1941苏州站修复后

1945年8月,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火车站被交还向了国民政府。苏州驿恢复了自己原本的名字——吴县站。

在恢复吴县站这个名字的第二年,铁路局对火车站的改建也再次最初。

1946年京沪区铁路局将原东面出口改建为三、四等车旅客候车室,旁新建售票处1座。从此以后,吴县站再度改名为苏州站。

至此,苏州站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到现在。

综合大修的时代来临

当初苏州站场,除列车到发线三股外,其他线路大多失修,枕木腐坏,不堪运用。

客运站舍,有小型旅客候车室2处,计面积385平方米;

站台两座,雨棚总长仅912m,天雨时,多数旅客停立雨中。

货运设备,虽车站货场东逾平门桥以东,西抵钱万里桥,但解放前仅运用中部一小段。

图中之塔疑为北寺塔。货站顶棚之 S.N.R为shanghai-nanking railway,soochow 即为苏州。

当时的苏州站场

解放后,经三年恢复到1952年,年发送旅客1191163人,全年装车数6360车,发送164865吨,卸车9718车,达279657吨。

50年代始,先后在苏州附近增设虎丘、白洋湾、东桥等会让站,后相继撤销。1956年起,几次延长各站到发线。

1958年苏州站综合大修,旅客候车室扩大1倍,站前广场亦扩展为1.2万平方米。

1958年9月,最初修筑沪宁复线。复线之上海至南翔段已于1936年建成,苏州之南翔之路基亦告竣,1937年抗战时基本全毁。1959年12月,苏州至浒墅关复线完工。1961年7月,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复线停建。

1976年苏州站拆掉了原有的站台,直至1979年最初着手打造新的车站大楼。

历经3年,新建成的车站,展现了上个世纪的时代风貌,是上一辈人的记忆。车站里装上了LED时间表,门口挂着的红色横幅上写着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标语,里面一排排的铁质长椅为等车的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火车站也自此被列为一等车站,它见证了苏州成为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苏州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1976年7月1日,沪宁复线全线拉通,列车对数逐年激增,1978年59对,1984年70对。

1979年苏州站

1979年最初动工重建车站新楼,扩大广场。

苏州站的行车设备也发生质的变化。车站股道,解放初21条,1980年为32条,列车到发线从3条增至9条,区间闭塞设备从单线电气路牌经半复线半自动到全复线、移频全自动闭塞装置联锁设备,从机械联锁经电气联锁到6520型电气集中控制,行车信号早已将臂板信号所有撤除,改为色灯信号。

新车站是体现苏州城市建筑特色、具有全面功能的公共建筑群体。总体布置呈”鱼腹式”,由站台(月台)、站屋与站前广场组成主体部分。站屋主楼为宫殿式,按一次顶尖集聚5000人设计,并具备抗震五级要求,主体建筑面积6411.28 平方米。

内部装饰,广厅内壁画”人间天堂”,候车厅壁画为”姑苏晨景”及”太湖风光”,均系苏州大学(原苏州丝绸工学院艺术系)创作。

1982年,经过第三次改造后的苏州火车站新客站建成启用,该站采用江南特色的建筑风格,被评为当年苏州最优秀的建筑。

1986年3月26日,平门道口三股铁轨被拆除,数十年来一直存在的火车拦阻交通的问题彻底化解。

1988年9月,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东片全面楼,工程由苏州市建设开发总企业承建,属现浇框架结构。

二、三、四层参差而立,乳白色马赛克贴面,红色面砖镶嵌,琉璃瓦点缀,铝合金门窗。外立面造型新颖,富有时代风貌与地方特色,是用于开设商店、旅馆、餐厅、展销厅的一座群体建筑。

1990年底,西片搭配楼与2只旅游码头配套工程建成。建筑面积13000 平方米。又为火车站广场增添一景。

2010年7月1日,随着沪宁城际铁路的开通,苏州新火车站北站房正式投入运营,而坐落在苏州新火车站南侧的老苏州站,也同时退出历史舞台。

21世纪以后,苏州火车站由于日流量的增加,拆除了原先的站屋,再次扩建,改造工程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苏州新火车站的北、南站房新站房先后建成并投入运用。新站房充满江南气息的建筑风格及人性化的服务功能,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啧啧称赞。

新火车站大气、宽敞、明亮,旅客不出站就可完成和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换乘,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

2019年7月17日,苏州市召开全市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专题研究会,会议提出打造“轨道上的苏州”。

根据目前规划研究成果,苏州市初步确定形成“两主九辅”铁路枢纽 。

以苏州站与苏州北站为主,九辅则是苏州新区站、苏州园区站、昆山南站、苏州南站、盛泽站、张家港站、太仓站、常熟站与常熟西站。

苏州站发展起来了,它不再是以前的苏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