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全网都在用献鱼吟唱ost,侗族大歌为何如此火爆?

献鱼吟唱ost掀起全网热潮

最近,一首名为”献鱼吟唱ost”的侗族大歌版本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传播,从抖音到B站,从微博到小红书,几乎全网都在讨论这首神秘而动人的民族音乐。这首ost的演唱者正是95后侗族大歌传承人韦子献,他用独特的嗓音将侗族大歌与现代音乐元素完美融合,创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

“先是黑暗,完全的黑暗,大众屏息等待。忽然,一声悠长的吟唱刺破寂静,自黑暗深处浮起…”这正是韦子献演唱的献鱼吟唱ost带给听众的第一感受。这种跨越千年的声音图腾,为何能在当代年轻人中引发如此强烈的共鸣?

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

侗族大歌作为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历史。专家指出,侗族人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交汇的山区,他们擅长模仿蛙叫、蝉鸣等天然和声,加上侗语多声调的特性,形成了独特的复调音乐形式。韦子献第一次接触侗族大歌时就被深深震撼:”在音乐体系里,演唱侗族大歌竟然不需要指挥,大家都能默契地唱着各自的声部,真的很厉害。”

这种不依赖指挥的多声部合唱,展现了侗族人民与天然和谐相处的聪明。而献鱼吟唱ost之因此能火爆全网,正是由于它既保留了侗族大歌的原始韵味,又加入了现代年轻人关注着的元素,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机。

韦子献:年轻传承人的创新之路

作为95后侗族大歌第五代传承人,韦子献不仅在传统领域深耕,更致力于让侗族大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是广西萨玛非遗生活馆创始人,也是广西鸿舞艺术团团长,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传播侗族大歌几乎成了他”自觉的使命”。

韦子献曾在中国香港、澳门多次演出侗族大歌,他回忆在澳门的一次演出:”曲终时,全场观众掌声如雷。我们以侗礼抚胸鞠躬,观众集体起立,用长达5分钟的喝彩回应这场穿越千年的声音图腾。”这种跨文化的强烈共鸣,正是他坚持创新的动力。

传统文化怎样破圈传播

献鱼吟唱ost的全网爆红,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开门见山说,它证明年轻人并非不喜欢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怎样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呈现。接下来要讲,短视频平台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重要渠道,15秒的精妙片段往往能引发用户对完整作品的兴趣。

侗族大歌从深山走向全球舞台的”热现象”,韦子献等年轻传承人的创新尝试功不可没。正如他所说:”在传播侗族大歌的征程上,自己愿意贡献绵薄之力。”而献鱼吟唱ost的全网流行,或许只是侗族文化复兴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