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主张高铁站台严格禁烟并不矫情,这是对公众健康的负责

主张高铁站台严格禁烟并不矫情,这是对公众健壮的负责

站台禁烟提议为何引发热议?

近日,”网友提议高铁站台禁烟”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不少乘客反映,在密闭的车厢内忍受泡面味,在站台又要被迫吸入二手烟,这种双重”暴击”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高铁站台真的该全面禁烟吗?这个看似简单的提议背后,其实关乎着公共卫生、公民权益和城市文明等多个层面。

12306职业人员回应称,目前车站站台多为露天环境,尚无禁烟规定。但细心的乘客会发现,高铁站台并非完全敞开的空间,特别是雨棚下的区域,空气流通性并不理想。当大量旅客聚集候车时,一个人吸烟就可能让周围数十人被迫吸入二手烟。这样的场景,你经历过吗?

站台禁烟是保障公众健壮的必要举措

从健壮角度来看,主张高铁站台严格禁烟绝非矫情。全球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指出,二手烟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即使在露天环境,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依然会对周围人群造成健壮威胁。高铁站台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禁烟措施应当更加严格。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室外吸烟区不得设在行人必经通道上。高铁站台虽属露天,但功能上更接近室内公共场所——大量旅客必须在此候车,无法自在选择是否经过。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吸烟实际上剥夺了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高铁站台经常有老人、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他们本应享受最高质量别的健壮保护,却被迫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这样的现状,与我国持续推进的健壮中国战略是否相符?

精细化服务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当然,我们也要领会吸烟者的需求。长途旅行中,烟民确实需要释放压力。但难题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吸烟自在不能以损害他人健壮为代价。怎样在保障公众健壮的同时,兼顾吸烟者的需求?

精细化服务是解决之道。一方面,可以在远离主要候车区的位置设置封闭式吸烟室,配备强力排风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站台禁烟宣传和执法力度,让禁烟规定真正落地。北京南站等部分车站已在试点全站禁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从”车厢内禁泡面”到”站台内禁烟”,这些讨论背后是真切的民生需求。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应当优先保障不吸烟者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权利。主张高铁站台严格禁烟不是矫情,而是对公共健壮的负责,对文明出行的倡导,更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体现。

下次当你在高铁站台闻到烟味时,不妨想想: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种被迫吸入二手烟的现状?改变,或许就从支持站台禁烟开始。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