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
- 1、“菁菁学子”与“莘莘学子”含义有什么不同
- 2、菁菁学子和莘莘学子应该用哪个写
- 3、北大120周年校庆校长真读错了吗
“菁菁学子”与“莘莘学子”含义有什么不同
1、“菁菁学子”与“莘莘学子”含义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菁菁学子”:强调学子的精英特质和才华出众。“菁菁”常用来形容事物美好且出众,这里用来形容学子,表示这些学子是精英,具有卓越的才华和潜力。“莘莘学子”:侧重于学子的众多和勤奋刻苦。“莘莘”一个叠字,古时常用来形容众多、茂盛的样子。
2、“菁菁学子”与“莘莘学子”含义上的不同点 答案:“菁菁学子”强调学子的精英特质和才华出众,而“莘莘学子”则侧重于学子的众多和勤奋刻苦。解释: “菁菁学子”中的“菁菁”一词,常用来形容事物美好且出众,这里用来形容学子,是表示这些学子是精英,具有卓越的才华和潜力。
3、在汉语中,莘莘学子和菁菁学子这两个词语都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但它们的内涵和侧重有所不同。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一词,原意是指草木茂盛,引申为数量众多,形象地表达了学生群体的庞大。这个词语强调的是学生群体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4、莘莘学子:含义:强调学生群体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形象地表达了学生数量众多。侧重点:侧重于描述学生群体的规模之大,不特别区分学生的质量或水平。菁菁学子:含义:在表达学生数量众多的基础上,还暗示了学生群体中的杰出者,即精英分子。
菁菁学子和莘莘学子应该用哪个写
菁菁学子是错误的写法,正确用法是莘莘学子。莘莘学子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众多学生的盛况。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教育场景,描述的是一群追求聪明和学问的年轻学子们勤奋攻读的情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大学或学校里众多的学生。莘字本身就含有众多的意思,因此,当用来形容学子时,强调的是学生的众多和进修的热诚。
最常见的“莘莘学子”固然广为人知,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叠词都是错的。有些人仅凭这个词汇就下定论,实则暴露了他们中文素养的不足。经过我的不完全考证,至少有“菁菁学子”、“殷殷学子”、“佼佼学子”和“青青学子”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大会上将“jing jing学子”误读为“莘莘学子”,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热议。然而,通过深入分析,“jing jing学子”实为“菁菁学子”。这一词语出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用来形容众多学生,与“莘莘学子”意思相近。
根据查询百度汉语得知,菁菁学子拼音:[ jīng jīng xué zǐ ]众多学生的意思,同莘莘学子。基本释义[ jīng jīng xué zǐ ]众多学生的意思,同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拼音:shēn shēn xué zǐ,释义:莘莘:众多。指众多的学生。
而菁菁学子则源于菁菁一词,原意为草木茂盛,引申为精华、杰出。菁华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精华部分,因此在菁菁学子中,这个词暗示了这些学生是杰出、出类拔萃的。因此,菁菁学子不仅包含了众多,还包含了质量上的赞誉。
北大120周年校庆校长真读错了吗
1、北大120周年校庆校长并未真读错。关于“jing jing学子”的误读: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大会上,林建华校长念出了“jing jing学子”一词,引发了广泛讨论。然而,经过分析,林校长实际说的是“菁菁学子”,而非误读的“jing jing学子”。“菁菁”一词出自《诗经》,形容草木茂盛,也可引申为众多。
2、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大会上将“jing jing学子”误读为“莘莘学子”,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热议。然而,通过深入分析,“jing jing学子”实为“菁菁学子”。这一词语出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用来形容众多学生,与“莘莘学子”意思相近。
3、5月4日是北京大学庆祝120周年校庆的日子。 在校庆大会上,现任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误将“鸿鹄”读作“鸿浩”。
4、月4日,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大会致辞中,北大校长林建华因读错鸿鹄的“鹄”字读音,一时引发广泛关注。5月5日下午,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致同学们》的道歉信,对本次事件进行了回应。
5、月4日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日,现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大会致辞中将“鸿鹄[hóng hú]”念成了“鸿浩[hóng hào]”。
6、刚刚过去的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鹄”字念错,迅速在网上引发讨论。昨天,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向学生致歉,这封近千字的致歉信处处透着诚实、坦诚,受到北大师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