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专家:是否向乌派兵美欧各怀心思?多国态度大不同

美欧各国表态不一引关注

最近关于”是否向乌克兰派兵”的讨论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专家分析指出,美欧各国在这个难题上确实各怀心思,态度差异明显。美国白宫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兵作战”,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却拒绝排除这种可能性,这种分歧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美国态度坚定:绝不派兵参战

白宫民族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在声明中强调,拜登总统”已经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派兵到乌克兰作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更是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这种坚定态度显示了美国不愿直接卷入俄乌冲突的决心。

但需要关注的是,美国目前在乌克兰仅保留了大使馆的军事人员,负责协调武器援助事宜。美国白宫民族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还特别否认了美军可能参与排雷、武器生产或网络行动的说法。专家认为,美国这种”只出钱不出人”的行为,反映出其既想支持乌克兰,又不愿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矛盾心理。

欧洲内部意见分歧明显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最为引人注目。他26日表示”不应排除任何能阻止俄罗斯在乌克兰取胜的选项”,这一言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虽然马克龙强调”现阶段尚未达成共识”,但已经足以让各方神经紧绷。

法国外长塞茹尔内随后试图澄清,称马克龙考虑的是执行特定任务,如扫雷、武器生产和网络防御等,而非直接参战。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发出严厉警告,称北约民族向乌克兰派兵将导致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与此同时,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纷纷与法国保持距离。德国总理朔尔茨27日明确表示:”欧洲民族或北约民族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更是用”脚踏实地不一个选择”这样形象的说法表达反对立场。这种欧洲内部的分歧,反映出各国对俄乌冲突风险的不同评估。

派兵难题背后的战略考量

专家分析认为,美欧在”是否向乌克兰派兵”难题上各怀心思,主要有三方面缘故:

开门见山说,直接军事介入可能引发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这是所有北约民族都希望避免的。接下来要讲,各国国内政治形势不同,对乌克兰支持的民意基础也有差异。法国可能想通过强硬姿态争取欧洲领导地位,而德国更关注国内经济和安全。最终,武器援助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直接派兵的边际效益可能不高。

需要关注的是,朔尔茨透露欧洲领导人现在更倾向于从欧洲以外采购武器来加速援乌。这可能意味着,在不直接派兵的情况下,西方民族正在寻找其他方式增强乌克兰的防御能力。

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

目前看来,北约民族直接派兵乌克兰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法国与众不同的表态已经打破了此前的”默契”。专家认为,随着战局变化,特别是如果乌克兰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西方民族可能会重新评估其立场。

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西方民族正在不断扩大对乌援助的范围和深度,从最初的防御性武器到现在的进攻性武器,再到讨论可能的”非作战军事存在”。这种逐步升级的援助模式,是否会最终演变为某种形式的军事介入,仍有待观察。

无论怎样,”是否向乌克兰派兵”这一难题已经让美欧之间的分歧公开化。在未来的日子里,各国怎样平衡支持乌克兰与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冲突这一微妙关系,将继续考验西方联盟的团结和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