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是什么意思呀?
汉字:隗 意思:[ wěi ]高峻的样子 。 隗,高也。[ kuí ]姓。组词请从隗始[qǐng cóng wěi shǐ] 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请自隗始[qǐng zì wěi shǐ] 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隗姓:隗,念Wěi 伟,也可以念成Kuí葵。这五大性是我们平常最容易认错的,读错的。这五个姓氏你能读对多少呀。读对5个算你厉害。在我们生活中,好多姓氏是需要我们读对的,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要好好进修姓氏,避免读到被人的时候尴尬。
隗的读音是wěi,声母是w,韵母是ei,声调是第三声。隗姓出自中原北部有赤狄人。据《国语》载:“潞、洛、甲、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赤狄潞国是隗姓,据史载是炎帝后裔。
[1]大隗(tài wěi):指喻大道。具茨:山名。[2]方明:虚设人名,指明白的人。御:驾车,赶车。[3]昌:虚设人名,指盛美的人。骏乘:坐在车后面的陪乘者。[4]七圣:指前述六人加黄帝为七圣。迷:迷途不知返。[5]徒:只。[6]督(māo):眼花,目眩。[7]辞:推辞不
翟姓起源其中一个是出自隗姓,以国名命姓。隗是周代北部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在春秋时期,赤狄人在晋、卫、齐、鲁、宋等国的边境活动,被称为翟姓。公元前6世纪末,晋国对赤狄发起大规模进攻,灭亡了翟国,翟人的后代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另一个起源是出自祁姓,是黄帝的后代。
先自隗始: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质量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隗是多音字吗,分别怎么读?
1、隗字念: kuí、wěi。解释: 读音 隗字一个多音字,有两种常见的读音。一种是念作 kuí,另一种是念作 wěi。 含义 当隗字读作 kuí 时,其含义与山丘有关,如古通名词中的山名或地名可能会用到此字。同时,也有形容高大、伟大的意味。另外在某些姓氏中也可能出现此读音。
2、该字为多音字,有三种读法。第一种读法:拼音:wěi 释义:高峻的样子;姓。
3、“隗”字,有三种读音:wěi、kui和yǔ。1)读作wěi时,有下面内容含义与用法:描述高峻的样子。表示倒塌。指古地名。如在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里面提到的魁隗氏,其后人建立的大隗氏在具茨山一带建都,今指具茨山附近。黄帝曾在今河南省新郑和新密一带活动,河南新密市今有大隗镇。
4、隗一个多音字,拼音为wěi和kuí,在古文中还有yǔ的发音。作为姓氏,隗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与华夏族首领炎帝魁隗氏有关,其后人以隗为姓。顺带提一嘴,大禹的后人也有以隗为姓的,商周时期,大禹的后人建立了隗国(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归)。在字义上,隗字有多种解释。
5、隗是多音字,隗 [kuí] 隗 [wěi]隗 [Kuí]〈名词〉姓 隗 [Wěi]〈名词〉古国名。地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 楚人灭 隗。——《公羊传》〈形容词〉高峻的样子 隗,高也。——《玉篇》〈动词〉倒塌 有客乘之,隗若山颓。
6、隗 拼音:guī kuí wěi 部首:阝,部外笔画:9,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阜,部外笔画:10,总笔画:18 五笔86&98:BRQC 仓颉:NLHI 笔顺编号:52325113554 四角 :7621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97 基本字义 wěiㄨㄟˇ ◎ 高峻的样子。◎ 姓。◎ 姓。
先自隗始
1、先自隗始拼音[ xiān z wěi shǐ ]先自隗始的意思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2、先自隗始的意思是: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下面内容是关于先自隗始的详细解释:成语来源: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原文为“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昭王想招揽天下贤才,与谋士郭隗商量计策。
3、”意思是,如果大王真心想要招揽贤士,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我郭隗尚且能够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呢?成语含义:成语中的“隗”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人郭隗,他以此方式向燕昭王自我推荐,希望成为招揽贤士的起点。因此,“先自隗始”用来表示自我推荐,希望成为某个经过或任务的开端。
隗在姓里面念什么?
1、隗做姓时读kuí。隗有三种读音,一种是古代做姓读法,念作“wěi”;一种是清代做姓读法,念作“kuí”;一种是现代湖北枣阳和四川渠县三板地区方言读法,念作“yǔ”。隗姓起源于上古炎帝时期,以炎帝魁隗氏为代表性人物,是华夏族最早的姓氏其中一个。
2、隗Wěi ,声母W,韵母ěi;Kuí ,声母K,韵母uí ;yǔ,声母y,韵母ǔ。隗氏(Wěi 音委),现也有被讹念成(Kuí 音葵)。隗氏在湖北枣阳一带读音为yǔ,四川渠县三板一带读音也为yǔ。注:隗字在古代只有wěi一个读音,kuí音出现在清代以后系误读谐音所致。
3、隗字念: kuí、wěi。解释: 读音 隗字一个多音字,有两种常见的读音。一种是念作 kuí,另一种是念作 wěi。 含义 当隗字读作 kuí 时,其含义与山丘有关,如古通名词中的山名或地名可能会用到此字。同时,也有形容高大、伟大的意味。另外在某些姓氏中也可能出现此读音。
隗的拼音
郭隗的读音:“guo wei,”,“隗”字一共有三种读法,分别是:“wěi、yǔ、kuí”,作姓氏时,是读 wěi的。郭隗(约前351年—前297年),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宣王攻破燕国,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
隗Wěi ,声母W,韵母ěi;Kuí ,声母K,韵母uí ;yǔ,声母y,韵母ǔ。隗氏(Wěi 音委),现也有被讹念成(Kuí 音葵)。隗氏在湖北枣阳一带读音为yǔ,四川渠县三板一带读音也为yǔ。注:隗字在古代只有wěi一个读音,kuí音出现在清代以后系误读谐音所致。
第一个音节隗wěi,它的声母是w,韵母是ěi,声调是第三声。因此读音是wěi,类似于威的发音。第二个音节嚣xiāo,它的声母是x,韵母是iāo,声调是第一声。因此读音是xiāo,类似于笑的发音。将两个音节合在一起,隗嚣的正确读音是wěi xiāo。